当前位置: 首  页 >> 信息发布 >> 榜样风采 >> 正文

2014年CSC项目资助者孙大荃

来源:未知 作者:孙大荃 日期:2015/06/08浏览量:关闭

最近得知沈阳农业大学又一批学生获得国家公派联合培养项目资助,真的替他们感到高兴!我现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土壤环境方向从事生物炭与土壤微生物相关研究,时间过得真快,不觉间已经快一年了。有机会与行将去往世界各地以及未来参加公派项目的同学们分享自己科研以及生活方面的体会,我感到很荣幸。

从申请公派到在美国生活,切实感觉到加强英文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英语是当前学术活动采用的主流语言比如进行科技论文撰写以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另外英文水平也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在选拔过程中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会直接影响在国外短短12年间学习的效率。我之前参加教育部的雅思测试得到6.5标准分,但到美国后仍然感觉到英文运用捉襟见肘,一方面雅思测试主要采用英音,与美音在发音以及语调方面有较大差异,而美国本地人的语速一般比较快,另外还可能遇到其他国家带着不同口音英文的人。所以对于打算申请公派的同学平日里要注意英文的学习,依据拟公派国家选择参加托福或者雅思测试,具体可以参考留学基金委的要求。

记得参加国家公派行前培训时,施一公先生曾分享他的一些体会,比如提出科研包含三种境界或者说三要素,其中科学问题本身远比高新技术重要,而科学体系的建立又更高一层。在美国我也常遇到某教授团队仅仅围绕一个看似很狭小的方向开展研究工作,但接触过程中逐渐发现他们的研究往往具有很广的延展性。又回想起我的导师陈温福教授平日的指导,要从一个点来做研究、逐步深入,现在想来这些思想原来殊途同归。记得刚入水稻研究所时,见到杨守仁先生的题字强调科学研究既要专也要博,现在也有些体会。一般高水平科研成果往往具有较强创新性,但研究的深度也很重要,体现在“专”上。当某个研究方向可能受技术等制约而陷入瓶颈时,其他领域内的技术、思想可能起到启示作用,比如交叉学科间往往容易产生新的科学问题,这些都说明“博”的好处。我在美国的导师具有农学、植物病理以及环境微生物等学术背景,与他交流时能感受到丰富的学术经历对他科研思路的帮助。因此在考虑公派单位时,可以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不同的导师,可能更有利于开拓科研思路。

初来时眼见不同肤色的外国人,在生活过程中又逐步体会中西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其实仅用中西来分有失偏颇,毕竟文化不仅受地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体现在历史、宗教等方面。苏轼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个人切身体会都有一番不同滋味。或者以一个异乡人的视角,一种阅读的姿态,如一杯冰水过腹;或者入乡随俗享受其中,如余秋雨先生在《行者无疆》与《千年一叹》中叙述欧洲之旅,又或者如中国古人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再或者评古今、判中西。既然身负Ph.D.Doctor of Philosophy)之名,怎能不去探索“爱与智慧”。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提醒莫要松懈,然而有时退一步也可海阔天空。矛与盾,方与圆,如何取舍。记得在国家公派留学选拔以及论文投稿过程中经历过等待的焦躁,成功的喜悦以及更多的失败沮丧,然而无论是否成功获得国家公派资格,或者生活中的不如意,最好保持达观态度,毕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地址: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邮编:110866    版权所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备案号:辽ICP备05001374号

联系电话:024-88487139(管理科)、88487056(培养科)、88487253(学位科)、88487057(招生科)、88487253(学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