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信息发布 >> 榜样风采 >> 正文

2014年CSC项目资助者孙仲秀

来源:未知 作者:孙仲秀 日期:2015/04/17浏览量:关闭

朝着梦的方向

不知不觉,到美国普渡大学学习已经3个月了,回想着去年的申请过程,转眼间已经1年又3个月了,感慨颇多! 2015110日,踏上前往美国的求学之旅,原本怀揣期待跨出国门——看到更远更大的世界,但当时我的心情居然是那么的平淡。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坐在飞机上隔着厚厚的玻璃向外看,蓝天白云是那样焦急和不安,使我开始觉得离家渐行渐远,远到令我心痛流泪,不论是远隔重洋的家人,还是可敬可爱的老师和同学们,这将近13个小时的闷罐旅程,将要把我和他们分开1年之久。

刚到美国倒时差的两周里,对亲人朋友甚是想念,加之环境陌生睡不着,吃不好喝不好,没有食堂和馒头,的确使我慌乱和迷茫甚至不知所措。想起国内导师王秋兵老师的话,事在人为,没什么做不到的。又拍拍灰尘鼓起勇气,渐渐沉下心来调整步调,逐渐适应这种环境并从内心开始喜欢美国的这种学习氛围,规划进行每天的学习和生活。

赴美学习3个月以来,有许多瞬间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专业技能和理性认识上的深刻变化,有些变化是良性成长,有些变化仍需继续学习适应。在沈农,导师每日呵护备至,谆谆教诲,指点迷津。在这多了些自主,少了些许呵护,能学到多少知识那全靠自己,但老师们永远愿意回答任何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哪怕是听似多么离谱的问题。他们认为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是认真思考问题且善于思考问题的人。只要有问题就可以随时提问,无需顾忌,美国的这种学习氛围给我感受很深。但我至今仍然不习惯于美国人的‘漫天闲聊’,无论事情多么紧迫,他们都要抽出时间喝杯咖啡谈谈这唠唠那。我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为了融入还是要硬着头皮去适应coffee talk,但愿从中发现更多。

在普渡土壤学的课堂上,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分享学习心得。通常会在课前把下堂课要讲的内容概要发给大家,鼓励学生自己预习,同时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搜集资料做深入探究。记得一次我对土壤剖面标本的制作非常感兴趣,并事先收集了一部分资料,课堂中讲到这个问题时,我提了好多问题。使我意外的是老师坐在桌子上,开始和我漫天聊起这些问题来,说他当年学习时也遇到了这些问题,后来是怎么怎么解决的…,总之是一种闲聊的方式让我明白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有种与年长朋友交流生活的感受,这并不代表美国人授课不严肃,相反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有效传授知识的方式而不是单纯灌输。课后他又鼓励我有想法就要做出来,指导我设计具体操作方案,把我的想法做出来,在他的帮助下我制作完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土壤剖面标本,后被老师采纳用于教学示范。另一次在听土壤水文学课时,初来乍到,老师(我的国外导师)想让大家认识一下我,便让我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相继他又让我从土壤发生学角度讲一下土壤形成中水的作用,我便尽力用正在研究的Fractal model 把我的想法演绎一下。 老师在一旁耐心地倾听我的回答,有时候发表一些他的个人看法,但丝毫不会用是非观判定我的任何新想法。而且很赞同我的看法,鼓励我要继续深入研究下去。目前,仍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这方面的课题研究。

没见过新的事物前总以为自己的想法都是对的,当我真正接触一些新事物后,我的想法被颠覆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良性成长,不再害怕推翻自己,而且更愿意接受多元的学习思想,因而越发觉得自己太贫瘠。眼界变宽,加深思维深度是我目前亟待提高的能力,努力让自己的能力跟得上变高的标准。也许普渡不是最好的学校,但这里老师的品质和知识涵养绝对是可以的,所以我庆幸自己能够来到美国这么一个地方,挑战自己。

也许这些变化和感知未必一定要出国留学才能发觉,但出国给我提供了催发变化的有利土壤。也许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坚持。所以有时经常问自己,给你自由你敢要吗? 在经历了这些后,我坚信不管我作出怎样的选择,一定要是我最想做的。貌似罗嗦话说得太多了,但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希望各位别见怪。我觉得,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看到了自己空间局限之外的世界,无论在哪,从事什么,也许面对残酷,或许感觉孤独,更甚不尽人意。但我觉得我的认知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逐渐享受学习并乐在其中。也许这条路充满艰辛和困苦,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因为梦在前方!


孙仲秀,写于美国普渡大学

2015 47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地址: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邮编:110866    版权所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备案号:辽ICP备05001374号

联系电话:024-88487139(管理科)、88487056(培养科)、88487253(学位科)、88487057(招生科)、88487253(学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