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院动态 >> 学术报告 >> 正文

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研究

来源: 日期:2017/10/25浏览量:关闭

一、报告题目: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研究

二、报告内容简介:

    我国面临极大的CO2减排压力,增加稻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是重要的CO2减排机制之一。IPCC在1995年和2007年的报告中,两次提到稻田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碳汇,可能是消纳“未知碳”的主要场所之一,对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土壤固碳是把“双刃剑”,有时甚至是陷阱。因为土壤有机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而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却可年复一年,那么稻田的综合温室效应究竟如何?土壤固碳是否必然会引起CH4排放量的增加?稻田增碳与温室气体减排能否实现共轭双赢作用?因此,本报告围绕稻田土壤是否存在持续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以及如何解决稻田土壤固碳与甲烷排放的矛盾这两个关键科学问题,综合利用碳同位素、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稻田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是否可支撑其长期固碳;与旱地土壤相比,稻田土壤长期干-湿交替的独特的物理-生物条件是否更有利于其固碳;稻田土壤是否还存在其他特别的固碳途径,这三方面来阐述稻田土壤持续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该报告还探讨了稻田固碳与甲烷减排矛盾与协调机制,提出了稻草的“就地还田”和“易地还土”可能是实现固碳与减排共轭双赢作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最后,对稻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

三、报告人:葛体达 研究员

四、报告人简介: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碳氮循环与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攻土壤有机碳、氮微生物转化过程及其机理,重点围绕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机理及调控技术开展研究。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获得者。入选首批“湖湘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对象;获中科院广州分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第三届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等荣誉称号。同时担任中国生态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委员、湖南省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应用生态学报》第七届编委和美国土壤学会会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 (SSSAJ)期刊的副主编等。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Plant and Soil,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五、报告时间20171030830

六、报告地点新土壤楼102

七、要求参加人员: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利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及相关专业师生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地址: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邮编:110866    版权所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备案号:辽ICP备05001374号

联系电话:024-88487139(管理科)、88487056(培养科)、88487253(学位科)、88487057(招生科)、88487253(学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