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坐落于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沈阳,是一所地方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与复旦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成了新的沈阳农学院。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10月,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今天的沈阳农业大学已成为教学和科研并举,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4年,1981年被批准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国内首批被授权单位。1982年研究生部正式成立,历经了创建与发展、调整与规范,于2012年正式揭牌成立研究生院。2013年学校研究生院与学科建设处整合调整为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目前共有科室5个,在岗工作人员14人。
作为不断发展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依托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为研究生的培养与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学科环境和师资条件。目前学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现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独立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显示,我校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55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676人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916人。
学校设有14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含沈阳市)科学研究机构94个和基础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19个。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我校共培养了博士研究生2500余人,硕士研究生18000余人。目前,学校现有全日制研究生6619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078,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41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055人。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以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1999年,被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被沈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并于2006年再次获得此殊荣,连续多年被评为“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我校培养博士研究生论文1999年获得首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截至目前,共40名博士研究生论文、77名硕士研究生论文荣获“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
多年来,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着力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优化结构,深化教育改革,致力于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展望未来,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沈阳农业大学的发展与建设中去,秉承沈农“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扎实开展工作,再展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雄风,以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根本,以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发扬沈农精神,为把沈阳农业大学建设成“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主管校领导:副校长孙光国,1971年出生,男,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院长(处长):高云,1972年出生,女,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全面工作,分管学科建设科。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副院长(副处长):卜丽,1972年出生,女,中共党员,副教授,分管培养科。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副院长(副处长):高华,1984年出生,男,中共党员,分管招生科。
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副院长(副处长):顾汉龙,1988年出生,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分管学位科。
主要职责: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的拟定;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研究生学籍、学位、科研及日常管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及管理;研究生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学科发展规划的拟定与执行;学科建设的立项及其管理、中期检查与评估验收;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申报和管理;学科、专业学位带头人遴选;各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建设、管理、检查和评估;各级学科评议组成员候选人和学位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推荐;学科建设经费分配和监督使用和各级组织交办的其它事项。